淘宝——舌尖上的安全

发布时间:2013-04-08      新闻来源:一览食品英才网

   

     从“问题蜜饯”、“致癌方便面”到“塑化剂酒”、“汞超标奶粉”,2012年,食品安全问题又日益严重,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,同样是网购平台必须面对重要难题。2012年淘宝网各食品类目中因质量问题产生的退款数量下降了54.97%,集中在零食、奶粉和酒类。

 为保障集团旗下网站食品更加健康有序发展,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将加大人力、物力和财力的投入,成立独立的食品安全团队,专攻食品安全。

  目前,这个食品安全团队刚刚成立,将结合平台特点,提高卖家的准入门槛、加大商品巡检和品质抽检力度、做好过程监督,开辟曝光台,让更多的消费者有更多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购买决定,筑牢食品安全防线,确保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
 从去年7月开始,淘宝网和天猫对卖家发布平台进行优化,要求食品类目下新发布的包装商品,卖家必须填写资料中的生产许可证编号,品名、厂名、厂址、联系方式、保质期、生产日期、进货日期、数量、供货商、规格、包装方式、产地、配料表、食品添加剂等十四个字段。

 建立网络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后,“三无”产品得到了有效控制,出现食品安全问题,可以追根溯源。而对消费者而言,商品信息发得更为透明,特别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保质期、产地等等,一目了然。

 现在淘宝网对在售食品等相关不合格商品进行监督管理,24小时不间断监控政府部门公示的不合格食品。通过日常在线排查,对在线商品进行排查审核,下架、删除不合格商品,并对含有违规成分的商品进行处理。第一时间对公示的低品质食品进行处理。2012年,新闻曝光或公示食品安全事件共54起,涉及产品240余种,共处理不合格食品量达19293件,其中60%为保健食品,20%为奶粉,19%为其他食品,1%为饮料。

 除了对食品进行安全追溯、安全监督外,淘宝网在业界率先展开对食品的抽检。虽然面对网购食品抽检过程中,有资质的食品成分检测机构选择少,检测标准的制定及食品类目纷繁复杂,以及食品送检时间紧张等困难,淘宝网还是率先展开对食品的抽检,以保证平台网购食品的安全性。

   为此,阿里巴巴安全部在各环节制定了严格的执行流程:神秘购买→商品抽检→第三方鉴定→商品处理→信息披露。

   在行动的努力下,淘宝渐渐被打造安全的食品淘宝。


 

打印】    【关闭
分享到: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
技术电话:0755-86153998  销售电话: 客服信箱: